![]() |
1月22日,连山区山神庙子乡龙王山村两委班子全体干部将一面印有“待民如父母党的好干部,扶贫献爱心村民永不忘”的锦旗和一封巨幅感谢信送到葫芦岛市连山区人民检察院,代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表达对第一书记魏铁夫同志派驻乡村工作的感激之情。
魏铁夫,男,汉族,1980年9月出生,2002年7月参加工作,200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连山区人民检察院政治处副主任,2018年6月选派到连山区山神庙子乡龙王山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
魏铁夫同志扎根乡村,在区检察院党组的有力领导下,实施“九步方略”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展和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用驰而不息的韧劲和久久为功的干劲无怨无悔地奉献着,2019年,被连山区委、区政府授予“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1、围绕顶层设计,统筹规划龙王山村振兴发展。结合龙王山村村情、地情、人情,制定了科学、可行的龙王山村三年发展规划和龙王山村推动乡村发展项目,确保村庄的治理有序,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真正实现长期科学可持续发展。
2、围绕产业兴旺,推进家庭式分散生态养殖项目。区检察院投入资金3万元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树代、张树琴购买养殖农家黑猪、土猪和高标准的溜达鸡,由第一书记销售收购。截至目前, 11头黑猪、10头农家土猪和226只溜达鸡已全部出栏销售,累计收入已达7.19万元,贫困户增收效果显著,“先行先试”“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全面展现。
3、围绕壮大村集体经济,设立扶贫试验田。区检察院投入资金2万元设立扶贫试验田。2018年,经多方考察,充分结合本村气候、水质和土壤环境,从河北引进新型地瓜品种,按照科学定位、科学施肥、科学种植的模式统一管理、统一销售。2018年,扶贫试验田地瓜喜获丰收,总产量近万斤,地瓜销售收入全部纳入龙王山村集体收入。2019年,区检察院再次投入资金1万元引进朝阳“红谷”,并将扶贫试验田的规模从5亩扩大至10亩,全力帮助龙王山村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
4、围绕精准扶贫,举全院之力结对帮扶认亲戚。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关德权,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常辉,副检察长岳红岗、刘凤纯、冀贞钰等主要领导多次深入贫困户家中“面对面交流”、“心连心沟通”、“手拉手帮扶”。检察长关德权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高中学生赵艳青累计资助近3万元,该学生顺利考入辽宁师范大学,也是龙王山村的第一个大学生,检察长表示还要继续跟进资助。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检察长关德权带领党组班子领导和第一书记走访慰问了龙王山村老党员、贫困户,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和慰问金,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5、围绕生态宜居,推进 “美丽龙王山”建设。按照美化、亮化乡村环境的总体要求,组织党员群众全力参与村容村貌整治改善,带领党员群众清扫村屯垃圾,美化村屯环境。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村级资金异常紧缺的情况下,协调帮助村党支部对村路和漫水桥进行了维修改造加固,并多方筹措资金,将破损严重的近2公里村路铺设了水泥路面,解决了村民出行和收秋行路难的问题。
6、围绕科技支撑,推进光伏项目并网发电。从政策、资金、资源等方面充分考虑,经多方协调、积极争取,龙王山村新引进光伏发电项目,将阳光转化为财富,龙王山村也成了山神庙子乡首批利用光伏产业扶贫的贫困村,为贫困户带来最直接、持续的增收,同时为村集体注入稳定的经济来源。
7、围绕共同富裕,发动党员成立合作社。结合本地实际,积极联系致富项目,发动协调党员魏德良成立了吉利苦参种植合作社,带领贫困户致富奔小康。检察长关德权和第一书记魏铁夫多次同党员魏德良交流,了解其困难,关心帮助其想办法、出主意,并鼓励他按照“稳中求进”的思路扎实建设、创新发展,完成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路径转换。
8、围绕乡风文明,推进精神面貌提升。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扶智与扶志”缺一不可。一方面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村级文化站和健身广场等场所的阵地功能,组织好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广泛开展广场文化,民俗文化,全民健身等活动,不断满足农村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和塑造文明乡风。持续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进农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宣教,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全村群众的精神面貌,确保龙王山村和谐安宁,风清气正。
9、围绕疫情防控,吹响“集结号”勇当“逆行者”。危急时刻彰显党员先锋本色,疫情就是命令,他放下年过七旬的父母、3个年幼的子女,义无反顾踏上“逆行”之路。第一时间成立龙王山村战“疫”领导小组,迅速吹响疫情防控“集结号”,购置防护用品做好村民防护和公共场所消毒,24小时严防死守,地毯式排查外来人员,“日报告”上传数据,科学防控避免村民恐慌。在最危险、最艰苦的战“疫”面前,百姓视他为主心骨。他整日奔赴在抗战疫情的最前沿,确保不发生本地感染疫情。战斗还在继续,工作仍在进行……
![]() |
1月22日,连山区山神庙子乡龙王山村两委班子全体干部将一面印有“待民如父母党的好干部,扶贫献爱心村民永不忘”的锦旗和一封巨幅感谢信送到葫芦岛市连山区人民检察院,代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表达对第一书记魏铁夫同志派驻乡村工作的感激之情。
魏铁夫,男,汉族,1980年9月出生,2002年7月参加工作,200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连山区人民检察院政治处副主任,2018年6月选派到连山区山神庙子乡龙王山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
魏铁夫同志扎根乡村,在区检察院党组的有力领导下,实施“九步方略”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展和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用驰而不息的韧劲和久久为功的干劲无怨无悔地奉献着,2019年,被连山区委、区政府授予“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1、围绕顶层设计,统筹规划龙王山村振兴发展。结合龙王山村村情、地情、人情,制定了科学、可行的龙王山村三年发展规划和龙王山村推动乡村发展项目,确保村庄的治理有序,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真正实现长期科学可持续发展。
2、围绕产业兴旺,推进家庭式分散生态养殖项目。区检察院投入资金3万元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树代、张树琴购买养殖农家黑猪、土猪和高标准的溜达鸡,由第一书记销售收购。截至目前, 11头黑猪、10头农家土猪和226只溜达鸡已全部出栏销售,累计收入已达7.19万元,贫困户增收效果显著,“先行先试”“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全面展现。
3、围绕壮大村集体经济,设立扶贫试验田。区检察院投入资金2万元设立扶贫试验田。2018年,经多方考察,充分结合本村气候、水质和土壤环境,从河北引进新型地瓜品种,按照科学定位、科学施肥、科学种植的模式统一管理、统一销售。2018年,扶贫试验田地瓜喜获丰收,总产量近万斤,地瓜销售收入全部纳入龙王山村集体收入。2019年,区检察院再次投入资金1万元引进朝阳“红谷”,并将扶贫试验田的规模从5亩扩大至10亩,全力帮助龙王山村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
4、围绕精准扶贫,举全院之力结对帮扶认亲戚。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关德权,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常辉,副检察长岳红岗、刘凤纯、冀贞钰等主要领导多次深入贫困户家中“面对面交流”、“心连心沟通”、“手拉手帮扶”。检察长关德权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高中学生赵艳青累计资助近3万元,该学生顺利考入辽宁师范大学,也是龙王山村的第一个大学生,检察长表示还要继续跟进资助。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检察长关德权带领党组班子领导和第一书记走访慰问了龙王山村老党员、贫困户,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和慰问金,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5、围绕生态宜居,推进 “美丽龙王山”建设。按照美化、亮化乡村环境的总体要求,组织党员群众全力参与村容村貌整治改善,带领党员群众清扫村屯垃圾,美化村屯环境。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村级资金异常紧缺的情况下,协调帮助村党支部对村路和漫水桥进行了维修改造加固,并多方筹措资金,将破损严重的近2公里村路铺设了水泥路面,解决了村民出行和收秋行路难的问题。
6、围绕科技支撑,推进光伏项目并网发电。从政策、资金、资源等方面充分考虑,经多方协调、积极争取,龙王山村新引进光伏发电项目,将阳光转化为财富,龙王山村也成了山神庙子乡首批利用光伏产业扶贫的贫困村,为贫困户带来最直接、持续的增收,同时为村集体注入稳定的经济来源。
7、围绕共同富裕,发动党员成立合作社。结合本地实际,积极联系致富项目,发动协调党员魏德良成立了吉利苦参种植合作社,带领贫困户致富奔小康。检察长关德权和第一书记魏铁夫多次同党员魏德良交流,了解其困难,关心帮助其想办法、出主意,并鼓励他按照“稳中求进”的思路扎实建设、创新发展,完成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路径转换。
8、围绕乡风文明,推进精神面貌提升。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扶智与扶志”缺一不可。一方面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村级文化站和健身广场等场所的阵地功能,组织好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广泛开展广场文化,民俗文化,全民健身等活动,不断满足农村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和塑造文明乡风。持续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进农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宣教,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全村群众的精神面貌,确保龙王山村和谐安宁,风清气正。
9、围绕疫情防控,吹响“集结号”勇当“逆行者”。危急时刻彰显党员先锋本色,疫情就是命令,他放下年过七旬的父母、3个年幼的子女,义无反顾踏上“逆行”之路。第一时间成立龙王山村战“疫”领导小组,迅速吹响疫情防控“集结号”,购置防护用品做好村民防护和公共场所消毒,24小时严防死守,地毯式排查外来人员,“日报告”上传数据,科学防控避免村民恐慌。在最危险、最艰苦的战“疫”面前,百姓视他为主心骨。他整日奔赴在抗战疫情的最前沿,确保不发生本地感染疫情。战斗还在继续,工作仍在进行……